白米饭是“升糖能手”,提醒:糖尿病记好这3点,放心吃主食
更新于:2025-03-24 11:40:58

"糖尿病,这一健康 “小麻烦”,困扰着不少朋友的生活。就拿饮食来说,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对主食有着深深的纠结。您知道吗,看似普普通通的白米饭,其实是个隐藏的 “升糖能手” 。

想象一下,白米饭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一进入人体,就开始了它的 “变身之旅”。作为高升糖指数食物,它的升糖指数高达 83。这意味着什么呢?当我们把米饭吃进肚子里,由于其中富含淀粉,在身体的 “加工厂” 里,淀粉很快就会分解成糖分,如同决堤的洪水,迅速涌入血液,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对于正常人而言,身体里有个 “得力小助手”—— 胰岛功能正常,它能像勤劳的小卫士一样,迅速将升高的血糖降下来,让身体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但糖尿病患者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的胰岛功能或是受损,或是出现胰岛素抵抗,面对升高的血糖,就像陷入泥沼的汽车,难以把血糖降回正常水平。而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就如同给身体埋下了一颗颗 “定时炸弹”,会对人体造成诸多伤害,甚至引发微血管并发症或大血管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

可别以为这样就得和主食 “一刀两断”,要知道,主食可是人体不可或缺的 “能量供应商”。像大米等主食,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这可是为我们身体机能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打个比方,主食就像是汽车的汽油,没了它,身体这部 “汽车” 可就跑不起来了。所以,在糖尿病的饮食控制中,掌握正确食用大米等主食的方法,就如同在荆棘丛中寻找一条安全通道,既不能多吃,也不能不吃,还得兼顾营养,搭配着吃,才能稳稳地控制血糖,享受健康生活。那么,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该如何吃主食呢?下面就给您分享 3 个关键注意事项,助您在吃好主食的同时,还能轻松控制好血糖 。?

1. 巧妙把控主食量?

您瞧,王大爷也是糖尿病患者,以前他对主食量没什么概念,有时候吃多了,血糖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飙升;吃少了,又浑身没力气。后来,他了解到正常成年糖尿病患者一天摄取主食量大约在 400 克左右,也就是 8 两,合理分配到三餐当中。不过,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体型、劳动强度、活动量均有所不同。就像身材高大、劳动强度大的张大哥,他每天的主食量可能就需要适当增加;而身材娇小、活动量少的李阿姨,主食量就得相应减少。所以,糖尿病朋友们不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但千万别吃得过多或过少。?

2. 粗细粮完美搭档?

再看看赵奶奶,她自从得了糖尿病,就特别注重饮食。她知道粗杂粮的升糖指数比精白米面要低,而且富含膳食纤维,这膳食纤维就像肠道里的 “小扫帚”,能促进肠道蠕动,让肠道更健康。所以,赵奶奶经常把大米和小米、黑米、燕麦、玉米、藜麦等搭配起来,或者加入黑豆、黄豆、红豆等豆类,做成馒头、米饭、窝头、煎饼等。您猜怎么着?这样搭配后,不仅降低了主食的整体升糖指数,还让食物更加美味营养。?

这里还有个小细节要注意哦,能吃干的尽量不吃稀的。像稀饭、面条、馄饨、疙瘩汤等流食,虽然吃起来方便,但它们更好消化,食用后血糖升高得更快。就好比吃饼,死面饼的消化速度比发面饼慢,血糖上升的速度也就更慢。不过,也别顿顿都吃粗粮,尤其是老年人,肠胃功能不如年轻人,粗粮更难消化,顿顿吃粗粮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一般来说,一天有一顿粗粮就足够啦,既能享受粗粮的好处,又不会让肠胃 “太累” 。?

3. 淀粉类食物巧替换?

刘大叔发现,有时候自己米饭吃得不多,可血糖还是偏高,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忽略了土豆、红薯、山药等根茎类食物。这些食物都属于淀粉类,和主食一样,富含淀粉,很容易升高血糖。刘大叔虽然主食吃得少,但是红薯等淀粉类食物吃得太多,血糖自然就降不下来了。?

其实,糖尿病朋友们不妨用红薯、土豆、芋头等淀粉类食物代替部分主食。比如,当天吃了 200 克红薯,那么就至少要少吃 50 克大米饭。这样一来,既能控制热量摄入,又能拉低食物的整体升糖指数,还能均衡营养,简直是一举三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绝对不能吃的主食,大米、小米、黑米,甚至是粥,都是可以吃的。只是在选择一种主食食用后,要多留意餐后血糖会不会升得过高,或者食用时掌握好剂量。比如做面条或米饭时,不要加太多水,不要煮太烂,让主食 “硬” 一点,消化吸收就会慢一些,血糖上升也就没那么快。而且,主食最好粗细粮搭配,每天有一顿粗粮,让身体更健康 。"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