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现在已经部分地替代了孩子的生态位,宠物经济爆发其实不止是将来时,而已经是进行时了。
现在在不少县城,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宠物店,在中心城市,更是有大量的宠物领养、宠物主题体验店和宠物诊所门店,座落区域还往往还是在租金高企的繁华地带,可以对标幼教、母婴、月子中心等门店;相对于奶粉销量下降的情况,现在也已经有专门加工中高档宠物食品的厂家,可以对标婴幼儿奶粉厂家。
以上情况,足以说明宠物经济爆发已经是进行时了。
结合2015年后出现短暂的出生人口高峰、2018年后生育水平明显下降、2020年以来生育水平下降到极低这些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宠物经济爆发的主因,单纯用“宠物成为家庭成员”来描述已经不充分,而是越来越多地有了宠物部分地替代小孩的生态位的成分——从先前“无孩爱猫女”概念在国内互联网上的迅速传播和巨大争议,我们也能观察到这一点。
从人口变化的趋势来看,宠物经济还会继续爆发,2020年七普数据提供了一些间接的证据。
七普数据揭示的在家庭方面的新趋势,是一代户、一人户显著增多。全国4.94亿家庭户中,有近半(49.5%)是一代户(无子女或子女迁出的核心家庭),四分之一强(25.4%)是一人户(不分年龄的独居),显然宠物替代孩子的生态位,还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实际上这里还没有考虑到集体户人口。由于目前集体户往往难以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因此集体户人口中多数也是独居或未育人口。
另外,先前我们较多地谈论了小农时代主干家庭为主和现阶段核心家庭为主的区别。实际上按这里的数据,一代户+二代户这样的典型的核心家庭,已经占到所有家庭户的86.6%,可以说在七普时点家庭已经基本完成了核心化。
我们还需要明白,前面的“孩子”,不一定指婴幼儿,也可以指离开原生家庭的成年子女。所以将来会对宠物产生更多需求的,不只是年轻未育群体,也包括空巢老人。
尽管从政策上提倡子女与父母同住促进家庭养老,但七普数据表明,对于60岁及以上老人,即使老人丧偶,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也只有16.6%,一半以上(55.5%)的老人是与配偶居住或独居(无保姆)。
另一项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只有0.7%的老人入住了养老机构。
导致成年子女不与老人居住的最大共性的、客观的阻碍,是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七普数据表明,全国的人户分离人口已经达到49276.3万。
特别是对于作为目前劳动年龄人口主力军的80后、90后群体,他们成为人户分离人口的比例在一半左右。
按七普数据,90后群体共16678.9万,其中过半(51.5%)的8595.9万是人户分离人口;80后群体共22315.8万,其中近半(45.3%)的10105.9万是人户分离人口。可以想见,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家庭进一步核心化以及地区差异扩大,将来00后、10后群体的人户分离比例还会更高。
结合人口大规模流动、普遍人户分离的基本国情,低生育与老龄化现象会催生更多的对宠物替代孩子的生态位的需求——未育的年轻人用宠物替代婴幼儿的生态位,空巢老人用宠物替代离家成年子女的生态位。所以宠物经济的爆发,既是进行时,又是将来时。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问题提到,宠物数量已经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其实2024年人口数据也有一项没有引起太多注意的数据,那就是65岁以上人口达到22023万,距离0-14岁人口的22240万只有一步之遥。此消彼长间,2025年必然是人口抚养由养小为主向养老为主变化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