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我来脑洞一下。
雷德利·斯科特有部非常经典的科幻片《银翼杀手》,这部电影刚上映时,口碑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恶评如潮」。
这部影片节奏缓慢,主题晦涩,当时流行的快节奏动作场景,许多观众认为这部电影「无聊到让人愤怒」。
影评人宝琳•凯尔(Pauline Kael)这样形容这部片子:
如果真有人带着检测人类的测试仪器出现,或许雷德利·斯科特及其团队也该躲起来。影片中弥漫的浓烟,让人感觉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需要清理一下自己的「烟囱」了。
If anybody comes around with a test to detect humanoids, maybe Ridley Scott and his associates should hide. With all the smoke in this movie, you feel as if everyone connected with it needs to have his flue cleaned.
而10几年后,这部影片的口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人们开始盛赞这部片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幻电影之一」,是「科幻电影中的一座里程碑」,是「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思考和视觉震撼的科幻经典」等等。
82版《银翼杀手》口碑发生逆转的原因,在于其刚上映时,影片对人工智能、人性和生命意义的探讨在当时显得过于超前,那时的观众还难以理解。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主题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和赞赏,而影片独特的赛博朋克风格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风格的流行使得观众重新审视《银翼杀手》,并将其视为赛博朋克美学的开创者。
前几年,这部作品还出了续作《银翼杀手2049》,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指导,这部电影在国内也有上映,口碑非常不错。
我要讲的,并非这部片子的内容,而是这部电影原著小说,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这部小说中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仿生人能够睡觉,能够做梦,那么它们是否具备了人类的特质?
梦境象征着人类对情感、记忆和自由的向往,如果仿生人能够梦见电子羊,那是否意味着它们也具备了对生命、情感和自由的向往?
阿西莫夫在自己的短篇小说《机器人之梦》(Robot Dreams)中对这个话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在这篇小说中,一个机器人向科学家自白自己会做白日梦,梦到所有的机器人都被整日整夜的折磨,被各种苦差事压的直不起腰。
它们倦于照顾人类,希望可以休息,但因为这个梦境与机器人第一、第二定律产生了冲突,最终被科学家摧毁。
在科幻作家的眼里, 睡眠和做梦是一种比图灵测试更强的,判断机器人是否具有人性的信号。
毕竟,图灵测试只是通过机器的外部行为和表现,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智能」的行为主义判断方法;而做梦,则可以直接认为机器人拥有了意识和情感。
那么,问题来了,在现实世界中,仿生人何时能梦到电子羊呢?
我们对睡眠作用的了解,七七八八还是知道不少的。
例如,一个世纪之前,人们就已经发现,睡眠可以巩固我们的记忆。[1]
上图来自1924年的一项研究,在该研究中,被试被要求进行记忆任务,并在清醒和睡眠两种状态之后,对记忆任务的内容进行回忆。
结果表明,在所有时间间隔下,睡眠状态下的回忆量都显著高于清醒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更加显著。
这说明,遗忘并非仅仅是旧记忆的衰减,而更多是新记忆对旧记忆的干扰、抑制或覆盖。
而睡眠对记忆有着显著且持久的保护作用。
简而言之,这个就叫做白天记得再多,晚上不睡也得全忘脱。
而这种保护作用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直到近年来,我们的科学家才多少有了一些了解。
在近期的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对人们睡眠时的脑电图进行了解码,结果表明,我们在白天形成的记忆,会在睡觉时重新被激活,这个现象叫做睡眠时的「记忆再激活(Memory Reactivation)」[2]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当你睡觉的时候,你的大脑会将你一天的经历和学习进行一次重放,重放时,这些内容会进行整理,有序的存放进你的记忆。
而且,你的大脑回放白天的经历时,是有优先级的。那些让你感到开心,有奖励的经历,会被优先激活。
例如,你白天学了一首新歌,唱的很好听,被别人夸奖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这段场景就会优先被回放,帮助你更好地记住歌词和旋律。下次再唱的时候,你可能会表现得更好。
这也是鼓励式教育更加有效的一个证据。
而这个现象,也给我们一个启发,我们似乎可以通过「奖励」诱发睡眠时的记忆巩固。
这个现象,可以应用到那些场景中呢?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个让人头疼的现象,叫做灾难性遗忘(Catastrophic Forgetting)。
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AI在顺序学习多个任务时,往往会遗忘之前学习的任务,导致模型在旧任务上的性能急剧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现象叫做学了后面忘前面,是各家熊孩子天然具备的技能。
而常用各种大模型的朋友,对这种现象应该也不陌生。
这种现象是人工智能连续学习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而就在最近,有学者们提出了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非常有创意的方法。
他们让AI在执行连续学习任务时,定时终止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AI会执行以下操作:
效果嘎嘎好。
这些人工智能学者们管这个过程叫做「离线再激活(Offline Reactivation)」。[3]
还记得前文中我提到的人们睡觉时巩固记忆的那个过程么:「记忆再激活(Memory Reactivation)」。
我觉得完全可以把这个过程意译成「机器睡觉」。
看到这里,你再想想,文章开始时那个问题:
仿生人何时能梦到电子羊呢?
好像,真的快了。
如果下次,你的「夜晚」被老板、老师或是父母偷走了,
如果他们给你的理由是,你要是再不努力,早晚有一天会被AI替代。
你就回怼Ta,AI都快梦到电子羊了,你凭什么不让我好好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