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之后,如何看待第14届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当中马云、董明珠对雷军的“拷问”?
更新于:2025-03-24 11:43:55

其实还有一次,14年乌镇互联网峰会,这次不仅马云在,还邀请了苹果的高级副总裁布鲁斯·塞维尔,当时雷总说:“励志用5-10年时间做到全球第一”。布鲁斯·塞维尔当时回了一句:“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还在很长时间里被人认为是高情商的回复。

其实我们倒也不必抱着看爽文的心态,代入类似萧炎“莫欺少年穷”的心理。以当时的视角满布鲁斯·塞维尔的心态可以说完全合理,毕竟自己是全球最负盛名最强大的数码3C科创企业的SVP,彼时的雷军虽然已经是国内知名的天使投资人,但创办的企业确实还不足以和苹果相提并论,当时的小米只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独角兽,离上市都还有很长的路,所以以当时的情况布鲁斯·塞维尔的这句说说容易做做难尽管让人难堪,但确实也符合昂撒人一贯的傲慢和自负,甚至以他们的姿态确实都谈得上“高情商”了。

但他也好,12年的马云和董明珠也罢,他们可能都难以设想当年他们并不特别在意的雷军能通过他自己深信的“踩上风口猪都能起飞”的理论真的通过15年的努力让小米成为了横跨数码、家电、智能生态和智能电动车的巨无霸企业,反而让自己当年的轻视成为了久远时间线上的回旋镖。

就如我在上个月小米双Ultra发布会上所说,当你坚持在做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时,你所遭遇的这些痛苦、不理解、质疑和遇冷都是很正常的事,大部分人都是追涨杀跌,现在小米顺风局人人都能出来吹一嘴,但谁又记得21年那个终于下定决心自己重资入场自己建厂自己搞资质造小米自己品牌的车,那时候又有几个人歌颂?

我们应该都记得,直到SU7上市前,我们还能看见铺天盖地的“军儿收手吧”“小米SU7上市即倒闭”“起个大早赶个晚集”,那么现在我们再回首,小米的成功在于在预期不明时的长期主义,在于对高端化的执着追求,在于对自研和科技的不懈探索,在于对冷眼嘲笑的不屑一顾。

这所有的所有,才成就了今天的小米,今天这个人人吹捧的小米,在一年前甚至还被人人喊打。

这是最好的爽文,这也是对真正付出者最好的回报。

所以,我们年轻人不要怕被嘲笑,不要怕犯错,恰恰相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多试错,但也不能盲目地试,要顺势而为,要在实践中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论并通过不断地调整去进一步强化。

你要相信你会在以后的岁月里感谢当时不懈的自己,你终将会获得属于你的光辉时刻。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