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而珍贵的文化记忆
更新于:2025-03-28 07:44:5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南昌采茶戏优秀传统剧目选》

  傅 涌 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 凡

  当我收到《南昌采茶戏优秀传统剧目选》时,我是震撼的,厚实的上下两卷,一千多页,发凡起例、剧目汇集、体系完整。本书将每一个剧目作为单独个体来展现:舞台演出的史实故事,剧本文字的登载收藏,戏曲音乐的曲谱曲牌等,都全面收录,其展现的不仅仅是南昌采茶戏的发生与发展历程,更彰显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赣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南昌采茶戏萌发于明末南昌县、新建县(今南昌市新建区)等地的元宵灯彩活动中,初名茶灯,又名茶灯戏。据乾隆《南昌县志》记载:“逢春季节,迎神赛会,均演看茶灯、茶灯戏。”本书采取多种形式,对南昌采茶戏的源流发展、传统剧目、曲谱曲牌等进行了归纳收集,汇编为《传统大戏》《传统小戏》《传统曲谱和锣鼓谱》三部分。其中收录大戏16个,小戏23个,曲谱曲牌及常用锣鼓谱158段,涵盖“四大记”(《南瓜记》《鸣冤记》《辜家记》《花轿记》)与《卖水记》《贤德记》《扳笋》等传统名剧,每个剧目都附有剧情简介及相关说明,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本书把“四大记”放在上卷“首席”之位,对戏曲人物、故事简介、剧本内容(分场次)等作了叙述,内容详尽清晰。对于其他无论是脍炙人口的《秧麦》《扳笋》《磨豆腐》等剧目,还是普通剧目,编者也都附有剧情简介及相关说明。

  下卷的“曲谱”“曲牌”“常用锣鼓牌”章节中,编者对南昌采茶戏的传统音乐(曲调的种类和来源,板眼和音域,调式和曲式,乐器运用,词的格式,音乐口语化和简版的特点,唱法上的相关说明等)作了全面阐述。其中“本调”29种,“凡字调”6种,“高腔·渔鼓”5种,“杂调”48种,“曲牌”8种,“常用锣鼓谱”61种。这对广大戏曲工作者从事整理、编撰、研究、创新等工作,提供了非常翔实专业的文献资料。

  南昌采茶戏集百家之长,又极具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其扎根于本地,表现了南昌的传统文化艺术及茶文化,这是南昌采茶戏的核心价值。如该书前言所述:“这些故事鲜活有趣、语言独具南昌方言俚语韵味、表演诙谐生动,采茶戏剧目早已融入南昌普通老百姓的血液当中,深入到他们的灵魂里,成为他们的乡愁……”南昌采茶戏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形式,蕴含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人情世故、行为规范等,具有坚实的民众根基和民生意识,容易激发观众共鸣。对南昌人来说,对南昌采茶戏的进一步传承弘扬,就是守护这份朴实而珍贵的文化记忆。

  可以说,本书史料价值丰富,从各维度再现了南昌采茶戏的艺术精髓与时代活力,完整构建了南昌采茶戏的发展概貌,让南昌采茶戏爱好者、从业者,深切感受到了南昌采茶戏的生机活力,对南昌采茶戏的进一步研究探索、宣传与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引领赣地传统戏曲的传承,让赣地戏曲文化在时光长河中熠熠闪光。

鲜活灵动说“乖”字
鲜活灵动说“乖”字
2025-03-25 21:21:08
我们都是读书人
我们都是读书人
2025-03-26 12:29:50
于茶饭中品人间烟火
于茶饭中品人间烟火
2025-03-26 12:33:54
诗意二月天
诗意二月天
2025-03-26 12:36:22
穿越时空看芜湖国宝
穿越时空看芜湖国宝
2025-03-26 13:20:18
近代咸阳照相往事
近代咸阳照相往事
2025-03-26 13:21:10
博物馆里有“铜”趣
博物馆里有“铜”趣
2025-03-26 13:28:55
春日竹笋香
春日竹笋香
2025-03-26 13:31:51
唱响最美夕阳红
唱响最美夕阳红
2025-03-26 13: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