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跟晒太阳有关?提醒:60岁后,晒太阳要注意这4点
更新于:2025-04-06 09:32:39

阳光,这大自然的馈赠,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能驱散寒冷,带来温暖,让我们的身体充满活力,还能改善心情,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然而,就像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阳光并非总是有益无害。特别是对于 60 岁以上的人群而言,阳光的某些潜在影响,可能会悄然威胁到眼睛的健康。

相信大家对白内障这种常见的眼疾并不陌生。很多人去看眼科医生时,都曾听到过类似的叮嘱:“别老是盯着太阳看。” 但或许大多数人都未曾深入思考过,晒太阳与白内障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在我们的认知里,晒太阳最大的好处便是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 D,从而增强骨骼健康,怎么会和眼睛的病变扯上关系呢?不少人心里肯定都犯嘀咕:“我不过就是晒晒太阳,享受一下阳光的温暖,眼睛怎么就会出问题呢?” 要弄清楚这其中的缘由,我们得先了解一下日光中的紫外线,对眼睛到底有着怎样的潜在威胁。

你可别以为太阳只会把皮肤晒黑、晒伤,实际上,它对眼睛的伤害同样不容小觑。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眼睛所遭受的损伤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尤其是步入 60 岁后,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在晒太阳这件事上,更得格外小心谨慎。

紫外线:眼睛健康的 “隐形杀手”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主要分为三种类型:UVA、UVB 和 UVC。幸运的是,UVC 被大气层牢牢阻挡在外,我们无需为此担忧。然而,UVA 和 UVB,尤其是 UVB,却成为了损害眼睛健康的 “幕后黑手”。当我们在户外活动时,这两种紫外线会毫无阻碍地进入眼睛,给眼睛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眼睛里的晶状体,宛如一个精密的 “透明镜头”,原本清澈无比,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看清世间万物。但紫外线却像个偷偷潜入的不速之客,悄无声息地对晶状体发起攻击。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晶状体会逐渐受损,就像原本干净透明的玻璃,慢慢变得模糊不清。随着晶状体的混浊程度不断加重,光线难以透过它传递到视网膜,我们的视力也会随之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让人视物不清,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这便是白内障形成的重要原理之一。

不过,这里所说的 “晒太阳”,可并非仅仅指在海滩上暴晒几个小时这么简单,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白内障的发生,不仅仅取决于紫外线照射时间的长短,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 眼睛自身的 “防御力”。人一旦到了 60 岁,身体的防御系统相较于年轻时,早已大不如前。眼睛里的晶状体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一系列自然变化,弹性逐渐减少,透明度也越来越低。此时,再加上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大增加了白内障形成的风险。

此外,60 岁以上人群的眼睛,对紫外线的敏感度比年轻人更高,也更容易受到伤害。这是因为老年人眼睛晶状体中,用于保护眼睛的色素逐渐减少。当暴露在阳光下时,眼睛就如同失去了一层重要的防护屏障,更容易遭受紫外线的侵袭。

为何 60 岁后要格外警惕晒太阳的危害?

你或许会好奇,为什么 60 岁以后,在晒太阳这件事上就得特别小心呢?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眼睛的老化速度明显加快。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本身的 “防御力” 已然减弱,而紫外线的照射,无疑是给脆弱的眼睛 “致命一击”,直接导致白内障出现的几率大幅增加。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 60 岁以上的老人,出门时总是戴着墨镜,尽可能地躲避阳光,因为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眼睛,减少眼睛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白内障的形成并非仅仅是晒太阳这一个因素导致的。虽然频繁的阳光照射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从一些研究数据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相关研究发现,那些长期在阳光下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患白内障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然而,有趣的是,即便是生活在阳光相对不那么充足的北欧一些国家,白内障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以及对紫外线的暴露时间密切相关。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外出走路、骑自行车,尤其是在阳光强烈的夏天,如果不戴太阳镜,也不采取其他任何眼部防护措施,即便在阳光下停留的时间不长,眼睛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伤。而且,这种损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它不会立刻让你感觉到疼痛或不适,往往是在日积月累中,眼睛的晶状体慢慢发生变化,直到问题严重到影响视力时,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还有一点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即便我们身处室内,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其中的紫外线依然能够偷偷潜入眼睛,悄然积累伤害。所以说,晒太阳对眼睛的危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水滴石穿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睛的晶状体在紫外线的持续作用下,会逐渐变得混浊,最终引发白内障。

60 岁后,如何安全晒太阳?

既然晒太阳与白内障之间存在着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么对于 60 岁以上的人群来说,是不是就应该完全避开阳光呢?当然不是。适当的阳光照射对身体还是大有裨益的,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补充维生素 D,促进钙的吸收,还能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充满活力。所以,我们无需谈 “晒” 色变,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依然可以安全地享受阳光。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60 岁后晒太阳需要注意的几个小细节:

做好遮阳措施:每天在阳光下暴露 30 分钟左右即可,切忌长时间暴晒。长时间暴晒不仅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引发晒伤、晒斑,甚至增加皮肤癌的发病风险,对眼睛的伤害更是巨大。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太阳镜,而且要选择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专用眼镜。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眼镜的质量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防护效果。在挑选太阳镜时,最好选择镜片上标注有 UV400 标识的,这种镜片能够有效阻挡 99% 的紫外线,为眼睛提供可靠的防护。

戴上宽边帽:除了太阳镜,帽子也是我们晒太阳时必不可少的 “防护装备”。太阳镜主要用于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的直接照射,而宽边帽则能为眼睛提供更全面的防晒效果。它可以遮挡住阳光,避免阳光直射到眼睛,给眼睛多一层保护。无论是去公园散步,还是在户外晒太阳,戴上一顶宽边帽,既能遮阳,又能增添一份时尚感。

避开阳光最强时段:一天当中,阳光最强的时段是中午 11 点到下午 3 点,此时的紫外线最为强烈,对眼睛和皮肤的伤害也最大。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外出晒太阳。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出门,那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太阳镜、宽边帽,涂抹防晒霜等。或者选择在早上或傍晚阳光相对不那么强烈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这样能有效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补充抗氧化剂: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对眼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能够中和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眼睛组织的损伤。所以,60 岁以上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胡萝卜,它富含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 A,对眼睛的视觉功能和视网膜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蓝莓,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伤害;菠菜,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抗氧化剂,这些物质能够过滤蓝光,保护眼睛的晶状体和视网膜。通过饮食补充抗氧化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眼睛抵抗紫外线的伤害。

这些行为,会加重眼睛伤害!

在晒太阳的过程中,有些行为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加重眼睛受到的伤害,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比如,出门时不戴眼镜,直接让眼睛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紫外线会毫无阻碍地直射眼睛,对晶状体等眼部组织造成严重损伤。还有些人,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即使在户外晒太阳时也不例外。要知道,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本身就对眼睛有伤害,再加上紫外线的照射,眼睛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削弱眼睛的防御系统,增加眼睛受紫外线伤害的几率,久而久之,引发白内障的风险也会随之增高。所以,保护眼睛,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