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的事情发酵到现在,终于有人发现问题不对了。
我想到了一个新观点,欢迎批判。
L0\1\2是功能的PDCA,但是L2到L3是两个领域。 L3\4\5是功能的PDCA,L3可以从L5降级而来,无法从L2升级而来。
我是麻薯,关注麻薯,不当韭菜不挨割。
今年L3拍照已经发了
关注过我过去内容的小伙伴应该看过我曾经的一个理论:
商战的舆论攻势现阶段模型已经高度统一,标准化,流程化操作。
阶段一:挖掘竞品黑点,大肆宣传
这一阶段成功引发讨论热点后,迅速转进
阶段二:找出类似的失败案例,把这个黑点标签化
标签化后,就成功的把舆论从某一产品的某个缺陷直接上升到整个品牌,给该品牌负面的标签,到这里才是图穷匕见,核心不是讨论你的产品问题,而是为了黑品牌。
阶段三:负面标签上升到用户
这个阶段开始,给用户贴上负面标签,一方面是对本品牌用户开展清洗(类似于大V们的洗粉),另外扩大舆论影响,减少竞品用户增长。这个阶段是无心插柳,有也罢,没有也罢。
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谁敢说没有友商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在事件早期,争议热点在于
但是随着第一阶段过去,开始挖掘标签化的黑点时,发现了如下几个问题:
谁家都不敢保证自己的纯电在100km/h速度下碰撞刚体不会烧
这个门把手到底是碰撞后框架变形,还是别的因素,警方没出通告之前不敢胡说
小米在说通过警方开展沟通
家属这边,直接看新闻吧[1]
几个小时之后,火烧起来之后,是路人发现的,他打了110。刚一下高速才看到殡仪馆的车,把孩子刚刚拖走,问我要多少钱,达成协议就把孩子给我葬了。就到目前的话,小米的话都没给我们一个说法,这个车子到底是什么原因,那个报警是没有祈祷第一时间作用。
所以到底是当天价格没谈拢,还是别的情况?其中还有其他BUG,在当事人家属和男朋友清空了相关的内容(应该是正式接触,要求在正式调查结论出来后,如果与这些内容相悖会追究责任)后再讨论没意义。
因此,只剩下了一个点,就是智驾性能。
关于智驾这里,事故发生当天雷军参加会议有个发言,说小米所有汽车实现了端到端的“自动驾驶”。
好了,我们回来想一下上面说的负面舆论第二阶段是做什么?
是贴黑标签,因此我们会发现大量回答都引用了这段发言,说小米吹端到端自动驾驶
我先说下什么叫做端到端[2]
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中,端到端的概念指的是一种通信方式,数据从发送方直接传输到接受方,而不需要中间环境对数据内容进行解析和处理,在通信领域内,端到端的模式强调的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直接性和完整性。
诶,不是出发到目的地啊?
再叠加上智驾这块回旋镖太多,好像行业里面唯一一个反复强调智驾是辅助驾驶的就是小米。
以下引用合订本。
当第二阶段的节奏带到这里,就会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真实用户会开始回头审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
我们用个简单的方式描述一下现况:
A公司出了事故,B公司带节奏,舆论发展后C公司发现自己要跟着一起倒霉,不得不开始帮助A公司挽回舆论。
A公司是小米,B和C分别是谁,我不知道。
同时还有很多需要把自己摘干净的,于是又出现了这样的言论。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向的
不是,这不是喜闻乐见的雷氏对比法么,你跟一个强调性能的车比智驾……
人家还明确说了我这车智驾不行,又不是藏着掖着不告诉
到了这里,我觉得应该简单的给各位普及一点小知识。
汽车的车计算力为什么用TOPS作为单位呢?
因为TOPS是描述单位时间可以做多少次运算。
真的搞AI的,大家用的算力是FLOPS。纠结INT4、INT8算力多少,不如关注一下FP32和FP16的算力。
华为的车机算力对照成FP32和FP16这种算力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英伟达的DRIVE Orin算力什么样。
7nm工艺,Ampere架构,第二代深度学习加速器DLA,支持204GB/s的内存带宽和最高64GB的DRAM。
每个SM有192KB的L1缓存和4MB的L2缓存,包含128个CUDA Core和4个Tensor Core。 因此Orin总计2048个CUDA Core和64个Tensor Core,INT8稀疏算力为170 TOPS(Tensor Core提供),INT8稠密算力为54TOPS,FP32算力为5.3TFLOP(由Cuda Core提供)。
这个配置,说真的也就跑个轻量级的1.5B模型,基本上只提供一个识别物体的功能。
多颗提供了更高的算力,跑个4B模型。
英伟达这套方案,是花钱能直接买到最优秀的,一方面是算力,另外一方面是CUDA。
华为的硬件方案更好,但是没有人能拿到使用说明书。
根据昇腾910B的性能表现,如果MDC810里面塞了一颗910B进去,是可以跑7B模型的,但是除了华为,不给别人用。
现阶段唯一一个国内能正式做L3的,只有百度,因为人家是L4
不要觉得没什么人用百度的智能驾驶方案,你以为长城、广汽他们的智能驾驶方案是自己开发的,短短几年就有NOA了?其实就是买的百度的解决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百度在武汉的无人出租车运行,智能驾驶代替人工驾驶已经具备技术基础了。
但是车企方面,宁可搞 L2+,L2.5,L2.99999,也绝不承诺自己是 L3。
为什么明明有能力做L4,为什么都在合作L2?
单纯的企业不想承担责任罢了。
这就是法律和伦理的问题,出交通事故了,谁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