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西湖醋鱼从名菜变难吃了,而是本来就不好吃。
就食材来说,青草鲢鳙再加上鲤鱼,这几种鱼的肉质都算不上太好,如今能成为国民度较高的鱼,还是有赖于养殖难度低、价格低。而在这几种鱼里面,草鱼、鲤鱼因为生活习性的问题,土腥味重,并不适合用清蒸或者汆烫的方式去做。
中国古代倒是有吃鱼脍的习惯,鲤鱼鱼脍也非常普遍。不过,作为鱼脍,鲤鱼、草鱼的腥味就没那么明显,再配上各种佐料的话,口感还是不错的。可如果要做熟,那是离不开香料和酱料的。
作为清代的吃货大家,袁枚的《随园食单》里列举了多种鱼及其做法。其中提到的鱼有鳊鱼、鲫鱼、鲢鱼、青鱼等,却没有草鱼、鲤鱼等。与此同时,在《随园食单》里,袁枚也列举了多种杭州有名的用鱼做的菜:
土步鱼 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汤、作羹,尤鲜。
连鱼豆腐 用大连鱼煎熟,加豆腐,喷酱水、葱、酒滚之,俟汤色半红起锅,其头味尤美。此杭州菜也。用酱多少,须相鱼而行。
在有关杭州的鱼类美食中,有一个倒是与西湖醋鱼有点像,就是“醋搂鱼”:
用活青鱼切大块,油灼之,加酱、醋、酒喷之,汤多为妙,俟熟即速起锅。此物杭州西湖上五柳居最有名。而今则酱臭而鱼败矣。甚矣!宋嫂鱼羹,徒存虚名。《梦粱录》不足信也。鱼不可大,大则味不入;不可小,小则刺多。
这其中的关键词是“油灼之”,以及“酱、醋、酒”。在这种做法中,油灼和酒可以去腥,酱、醋可以提味,对于青鱼这种鱼是非常合适的。
除此之外,如果加入适当的去腥增香的调味料,四大家鱼做起来也不会难吃。比如南方的鱼丸,有一部分就是用鲢鱼、青鱼的肉做的。而将鱼先煎后熬,再加入一点去腥料,鱼汤也会比较鲜美。
现在杭州有一些酒店会用鲈鱼等代替草鱼,说味道更好。但是,鲈鱼这种本来适合清蒸的鱼,无论是否浇西湖醋鱼的料汁都好吃,这是食材给菜品提味,而不是说这个做法本来有多么好。
从《随园食单》的记载来看,至少到清代的中期,杭州就已经没有好吃的醋搂鱼了,宋嫂鱼羹也是徒有虚名。不知道这是袁枚本人的口味刁,还是的确如此。但从做法来考量,如今西湖醋鱼的这种做法本身就不见得会多么好吃。
至于一些厨师强调的提前喂养、去除土腥气,的确是解决草鱼土腥气的办法之一,但没办法彻底根除。而且,就算能去掉草鱼的大部分的土腥气,草鱼的肉质在淡水鱼里并不算出色。
以我所见而言,对于草鱼、青鱼这种鱼来说,日常最合适的吃法,还是做成熏鱼、鱼干这种东西,重盐重油能很好地掩盖土腥味,而其相对粗糙的肉质又成为佐餐佐酒的好搭档。
而哪怕说真有厨师能把草鱼做的非常好,做出“正宗”的西湖醋鱼,那到最后估计要几百一条的草鱼,坑的也还是大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