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水的瓶子结成冰把瓶子撑爆然后又化成水,撑爆瓶子的能量从哪里来?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吗?
更新于:2025-04-17 10:45:08

这个问题非常好。题主的分析错误之处在于:在这一过程中,凝固和熔化过程的热量交换并不相等。事实上,对于一般的物质,单位质量发生相变所产生的潜热总是和具体过程有关

有人肯定马上就会提出质疑:我们平时经常能查到各种物质的熔化热/汽化热等等的表格,这不是说明相变潜热应该是固定的吗?实际上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微妙的热力学原理,下面我们不妨一起分析一下,相变过程的热效应到底应如何计算。

一个简单的例子:水的汽化

这个例子可以让你一下子意识到,相变潜热肯定和发生相变的具体过程有关。

考虑一个柱形容器中有一点点水,上面放着一个很轻的、可以自由滑动的活塞,体系外部是标准大气压 p_0 。体系和 100℃ 的恒温热源接触,液态水汽化,变成体积更大的水蒸气,推动活塞上升。

在这一过程中,水做了两件事:

  • 从底部的恒温热源吸收了热量 Q ,即汽化热。
  • 水蒸气推动活塞上升,克服外压做功 W=-p_0\Delta V (负号表示:水对外做功相当于自己损失能量)

根据能量守恒,这一过程中水的内能变化为 \Delta U=Q+W 。

再考虑另外一种情形:水的初始状态不变,但这次活塞始终被固定在较高的位置。随即水在 100℃ 下汽化为蒸汽并充满活塞内部的空间。注意,我们把活塞固定在和上一情形终末状态相同的高度,使得两种情形的末态温度、体积、压强均完全相同

这一过程活塞没有动,水只做了一件事:从恒温热源吸热 Q' 。是否有 Q'=Q 呢?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两种情形下水的始末状态均完全相同,因此两个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Delta U 也是相同的。既然第二个过程中没有对外做功,有 \Delta U=Q' ,比较两式有 Q'=Q-p_0\Delta V<> 。

因此相变潜热的值的确是取决于过程本身的具体设计的!计算相变热的时候,我们通常需要用内能变化和体系所做的功作差来间接计算。

在工程热力学中,上述第一种情形的热量常被称为恒压汽化热,第二种情形则称为恒容汽化热。两者的的确确是不相等的,并且不难用一者算出另一者(应用上文公式即可)。显然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第一种过程,因此恒压汽化热经常被制成表格,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汽化热。实际上,具体计算一下,可以发现二者的差别其实比较小。

回到题目

上述解释可以直接应用到题主的问题中。粗略地讲,瓶子碎裂来自于冰对瓶体做了功,因此可以想象,这一过程中结冰放出的热量要比正常的恒压凝固热小(这样才会有相同的内能变化)。因此如果你把这些冰在常压下熔化回液态水,吸收的热量会大于刚才释放的热量。

至于结冰到底是如何做功的,具体来看的话,不妨把塑料瓶想象成具有弹性的橡皮膜。水开始结冰导致体积增大,橡皮膜被撑大并因此产生向内的压力 p ,此时继续结冰的过程需要克服的外压就是 p_0+p ,因此做的功要比标准大气压下的恒压凝固过程更多。直到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塑料瓶承受不住进而被撑爆(能量来自于之前冰水混合物对它做功所存储的弹性势能),后续继续结冰就是在 p_0 下的正常恒压过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