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欧洲的面包又干又硬还没有味道,中国做出来的面包相对松软?这种饮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更新于:2025-04-21 10:06:37

在欧美国家,面包店卖的面包在饮食里承担的角色是【主食】

而在亚洲国家,面包店卖的面包在饮食里承担的角色倾向于【零食】

传统的欧式面包其实核心原料就四样:

面粉,水,酵母,盐

我书架上刚好有本关于面包的书,就是以这四种基础原料命名的

传统欧包是欧洲多地自古以来的主食,特点是——

大!动不动一个面包就一千克以上。

厚!皮通常很厚,有的还敲起来梆梆硬。

味道朴实,只有原料的麦香味和发酵烤制产生的香味。

口感有嚼劲,外皮脆硬,内心软韧。

对于国人来说可能第一次吃会不太能接受,尤其是空口吃,参考哈尔滨大列巴,吃过的都懂的。

(当然了欧包也有很多品种,并不都这样

而现在中国市场上售卖的绝大多数面包,实际上属于日式面包。

日式面包最早是日本人学着西方的生活方式做的面包,由于亚洲人本就不把面包当主食,不习惯欧包原本的朴素口味和粗犷口感,日本人就将其改良,不做那些又大又硬的传统欧包,而是在面粉和酵母的基础原料之上,额外加入油、糖、鸡蛋、牛奶等原料,做成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零食的各种花式面包品种,更容易被日本人民接受。

后来,这种形式不仅风靡日本,经过长期发展自成一派,还传遍中日韩,也导致大部分中国人从小接触到的,都是日式面包。

欧洲的面包店

日本的面包店

传统欧包的质感

日式面包的质感

这么说吧,你拿一个乡村黑麦面包,没切的,打它一拳,你手肯定疼,而面包不一定有事。

你再照着北海道吐司打一拳,都不用太用力,一拳绝对妥妥的塌了。

现在全球文化沟通加深了,吃惯了日式面包的我们又逐渐开始向往欧包的本色,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又出现了许多返璞归真的 “欧包店”,其中不乏许多打着欧包旗号做软欧的,软欧也不算真正的欧包,软欧也是根据亚洲人口味改良的,也加了糖油芝士等料,和真正的主食欧包依然相去甚远。

不管怎么说,美食和文化的发展真是很有趣,我个人来讲的话,不管硬欧软欧还是加糖加油的甜面包,只要做好吃了我都喜欢,都会买来吃,只是我希望市场上能有更多选择,现在国内做得好的欧包店真是不多呀。

我喜欢自己做面包,不过我做得也一般,胜在健康和乐趣

开头那本书《面粉、水、盐、酵母》是美国一个自己开面包房的烘焙师写的,除了有比较专业深入的烘焙知识,还介绍了他创业开面包房的开店经验什么的,可读性强,值得推荐给爱好者和从业者

蜂蜜脆底小面包
蜂蜜脆底小面包
2025-03-31 21:50:59
苹果软面包
苹果软面包
2025-04-01 1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