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条克。塞琉古王国在叙利亚的四座大城,安条克、塞琉西亚、阿帕米亚、劳迪西亚,除了最后一个以外,另外三座全部没落。这里只说一下安条克。
在塞琉古被庞培征服之后,安条克在罗马统治之下继续担任叙利亚首府,甚至比之前在希腊人的统治之下更加夺目。安条克连接着两河流域和地中海,而且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都是山,只有山间一条河谷伸向西南方的大海。得益于这个地理优势,安条克是整个东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按照斯特拉波的记载,安条克分为四个部分,塞琉古的王宫也位于这里,“论安条克的面积与实力,都与亚历山大港、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亚不相上下。”在安条克的下游,达芙妮、塞琉西亚这两座卫星城市坐落在安条克与大海之间。
安条克在罗马治下有不少名人待过。哈德良曾经就是叙利亚总督,将图拉真的遗体带回安条克并举行葬礼。后来,哈德良在123、129这两年再度巡游至安条克。后来的戴克里先与伽列里乌斯也来安条克驻扎,安条克成为抗击波斯的前沿指挥所。尤里安在362年在安条克暂住,安条克为他的东征大军提供粮食,因此产生过粮荒。
安条克虽然在罗马的统治之下拥有崇高的地位,但是也同样多灾多难。整个土耳其都在地震带上,所以安条克在历史上自然经历过多次地震。
图拉真在降伏亚美尼亚之后,于115年暂时返回安条克驻扎下来,准备来年讨伐帕提亚。但是就在这一年12月13日,安条克发生地震。这场地震经过现代学者测算,大概是7.5级。震中就在奥伦特斯河谷,几乎就与安条克重合。不仅安条克被毁,阿帕米亚、达芙妮也遭到严重破坏,凯撒利亚海港Maritima也被摧毁。安条克人口锐减,许多社区成为废墟,执政官Marcus Pedo Vergilianus也在地震中遇难。
卡西乌斯在第LXVIII卷记录道,“当时首先出现了地声,紧接着是地震。有大片土地连带着上面的建筑物被抬高,树木和人被抛向空中。人们要么被困在废墟中饿死,要么被瓦砾砸死。受轻伤的图拉真从他房间的窗户逃脱,然后皇帝在一位巨人的指引之下,去往竞技场避难。”
现代人在安条克发掘出了不少罗马时期的马赛克镶嵌画,但是这些马赛克几乎全都是二世纪及以后的。可见115年这场地震对安条克的损害之严重,全城毁灭无存,新安条克基本是在图拉真末期与哈德良时期完全新建的。六世纪安条克历史学家约翰·马拉拉斯 (JohnMalalas) 说,图拉真让雕刻家Eutychides在剧院竖立女神Tyche的纪念碑,来纪念安条克的重建。
安条克的劫难远远没有结束。458年,地震再次袭击安条克,让刚遭受匈奴劫掠的帝国财政雪上加霜。而在约翰·马拉拉斯生活的六世纪,安条克遇到了更加强烈而频繁的地震。
526年5月,安条克发生强烈地震。普洛柯比乌斯在《战争史·波斯·二》中记载,大部分建筑物倒塌,有30万人在地震中遇难。马拉拉斯的数据稍微好一些,遇难者为25万人。地震又引发火灾,大火席卷全城。这一串灾害对安条克造成了严重破坏,“除了大教堂没有倒下以外,其余大多数建筑全被上帝的愤怒夷为平地”。紧接着又是盗匪横行,以及遗体腐烂造成的瘟疫传播。
仅仅30个月之后,也就是528年,地震再次降临安条克,震了一个小时。之前526年那次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建筑,以及刚刚新建的建筑全部被摧毁。这次遇难者数量减少,大约为4000-5000人。但这不是因为地震烈度低,而是因为城市人口基数已经锐减了。换句话说,526年的地震已经造成了全城绝大多数人口遇难。
在地震之后,战争又降临到了安条克。由于罗马帝国对北非与意大利的收复,库思老一世深感忧虑。再加上罗马与波斯再次围绕亚美尼亚展开争端,库思老在540年率军入侵罗马帝国,占领贝罗埃亚(阿勒坡)等地,抵达安条克。
在此之前,老查拨款3000-4000磅黄金重建安条克。但是库思老在攻破安条克之后血洗全城,并且毫不留情地把两次重建的成果付之一炬。安条克在短短14年之内,被夷为平地了三次。安条克的幸存者被掳走到两河流域,库思老仿照安条克,在两河流域新建了一座“更好的库思老的安条克”,带有竞技场和公共浴场,将俘虏安置在那里。
安条克在588年10月再次地震,埃瓦格里乌斯记载有6万人遇难,“大部分建筑倒了,地基被掀了起来,大教堂附近所有建筑被夷为平地,圣母教堂的中央柱廊奇迹幸存。一些教堂严重受损,公共浴场也是如此。”
这可以看出城市人口明显降低。从埃瓦格里乌斯的记载来看,这次地震的烈度不低,但是遇难者数量(6万)远少于526年那次(30万)。这是因为罗马人学会抗震技术了吗?当然不可能,唯一的原因是,安条克的城市人口已经明显萎缩了。588年距离540年那次战乱已经过去了48年,但是居民数量却基本没有恢复,这都是地震以及次生灾害造成的影响。财产受损又引起了通货膨胀,日用铜币的购买力下降,灾区居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六世纪,安条克遇到的地震少说有五次,造成的破坏程度不一。下面的表格是六世纪东地中海地震列表,这还不是全部。
在频繁的天灾人祸之中,安条克或者说整个叙利亚的世俗公共建筑,到查士丁二世之后就几乎没什么新建项目了,其他地区的世俗公共建筑也在没完没了的自然灾害中停滞。安条克的城市建造水准江河日下,大教堂的穹顶都要用木头支撑。个人认为六世纪是整个罗马建筑史的分水岭,一场又一场的地震为古典时代缓缓敲响了丧钟。
安条克遇到的兵灾也不只有540年那一次。573年,波斯大军再次兵临城下。福卡斯在位时期,安条克再度沦陷于波斯之手。最后一位长期驻扎在安条克的皇帝是希拉克略,但是他却目睹了古典时代的最后一抹落日。
从此之后,奇里乞亚与叙利亚北部成为罗马帝国与阿拉伯拉锯纷争的前线,叙利亚的中心也从安条克转移到了大马士革,安条克再也没有受到过在帝国全盛时期那样的重视,像哈德良时期那样大力重建、拥有数十万人口的辉煌更是不复存在。直到今天,安塔基亚都只是土耳其边境一座人口只有5.8万的小城——甚至还不如588年的人口规模。